Windi CSS - Tailwind CSS 的上位替代

TailwindCSS

Windi CSS 作為 Tailwind CSS 的上位替代,提供了更多酷炫的功能。比 Tailwind CSS 更強大的任意值 classVariants 群組,還可以在 DevTools 裡設計 (自動生成任意值 class~)。而且 Tailwind CSS 的 JIT 功能,是因為 Windi CSS 的關係才得以完成。這麼厲害的套件,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Windi CSS 的由來

如果你以前都沒有聽過 Windi CSS,看到任意值 class 功能時,反應可能是:「你這不是抄 Tailwind 嗎?」。事實恰恰相反,按需加載任意值 class 的功能其實就是從 Windi CSS 出來的。

事情要從 Tailwind CSS v1 時講起。雖然 Tailwind CSS 很強大,但為人所詬病的是編譯/HMR (熱更新) 的緩慢速度,當專案有幾十個組件時,初始編譯速度 3-5 秒起跳,熱更新更是超過 1 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Windi CSS 應然而生。基於 TypeScript 實現了 Tailwind CSS 的功能,還可以按需加載 class,編譯和載入速度變得飛快! (Tailwind CSS v1 和 Windi CSS 載入速度對照影片)

不過作者不是 Tailwind CSS 團隊的人,後來是 Tailwind CSS 的作者向 Windi CSS 團隊的人請教實現的細節,才完成了 v2 的 Just-in-Time 功能。

任意值 class (Windi CSS 版)

在 Windi CSS 裡可以直接書寫值,不強迫加上 [...],當然你要加也可以,端看使用習慣:

html
<!-- 尺寸、定位 -->
<div class="pt-0.8rem pb-[0.5rem] mx-10px"></div>

<!-- 分數 -->
<div class="w-9/12"></div>

<!-- 顏色 -->
<button class="bg-hex-b2a8bb"></button>
<button class="bg-[hsl(211.7,81.9%,69.6%)]"></button>

<!-- 網格 (grid template) -->
<div class="grid-cols-[auto,1fr,30px]"></div>

響應式部分,除了手機端優先的斷點方式,Windi CSS 還多了大螢幕優先當前斷點兩種斷點方式,定義斷點的彈性變大了:

html
<div class="lg:p-1"></div>  <!-- 手機端優先 -->
<div class="<lg:p-2"></div> <!-- 大螢幕優先 -->
<div class="@lg:p-3"></div> <!-- 當前斷點 -->

以上 3 種斷點寫法分別會輸出以下 CSS:

css
@media (min-width: 1024px) {
  .lg\:p-1 {
    padding: 0.25rem;
  }
}
@media (max-width: 1023.9px) {
  .\<lg\:p-2 {
    padding: 0.5rem;
  }
}
@media (min-width: 1024px) and (max-width: 1279.9px) {
  .\@lg\:p-3 {
    padding: 0.75rem;
  }
}

Variants 群組

當 class 越寫越多,會發現 class 變得雜亂無章,這裡我們可以依照 Variants 來分組,變得相對簡潔且易讀,而且最後會編譯成 utility class:

html
<div class="bg-white font-light hover:(bg-gray-400 font-medium) md:(text-indigo-100 bg-indigo-500) md:hover:(text-white bg-indigo-400)">
  ...
</div>

在 DevTools 裡設計

如果在原本 Tailwind CSS 中這樣開發還不算什麼稀有事情,畢竟所有的 class 都包在幾 MB 的 CSS 裡了,但代價就是拉垮的瀏覽器效能。在按需生成 class 的 Windi CSS 反而才覺得不可能,不過,它 做 到 了!

先看影片示例~

只要在 Vite 專案的入口檔案 (通常是 main.js) 加上這串就可以使用了~

js
import 'virtual:windi-devtools'

Attributify Mode

目前只能在 Vite 使用

windi.config.js 開啟:

js
export default {
  attributify: true,
}

開啟之後能幹嘛呢? 先看原本落落長難以閱讀的 class:

html
<button class="bg-blue-400 hover:bg-blue-500 text-sm text-white font-mono font-light py-2 px-4 rounded border-2 border-blue-200 dark:bg-blue-500 dark:hover:bg-blue-600">
  Button
</button>

然後再看把 class 們變成用屬性的方式定義 (Attributify Mode),更加清楚整潔,而且只要看屬性馬上就可以知道定義了哪些 utility 功能,當然還是可以使用 class

html
<button
  bg="blue-400 hover:blue-500 dark:blue-500 dark:hover:blue-600"
  text="sm white"
  font="mono light"
  p="y-2 x-4"
  border="2 rounded blue-200"
>
  Button
</button>

VS Code 套件

Windi CSS 官方維護的 VS Code 智能提示套件 WindiCSS IntelliSense,用 Windi CSS 基本上就是必備。

但我裝了之後遇到一個小衝突 (已經有人提 issue 了,而且說是小衝突但我也被卡了半小時...),在安裝了 Auto Rename Tag 和專案有 Windi CSS 的設定檔時,會無法運行 WindiCSS IntelliSense,現在解方是在專案中禁用 Auto Rename Tag 就正常了。

結論

Tailwind CSS 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專案,4000 左右個 commits 和 170 多位貢獻者,依賴於 PostCSS 已然是不可變動,而且想要貢獻一些實驗性功能也不會那麼容易,因此作者才會自己用 TypeScript 開發出 Windi CSS

如果你的專案還是依賴 PostCSS 的話請繼續用 Tailwind CSS (Windi CSS 不建議用在 PostCSS),而如果使用 ViteRollupWebpack 等技術,同時對上述新潮功能有興趣,不妨試試 Windi CSS,官方也有 Tailwind CSS 轉換指南。而且 Windi CSS 是用 TypeScript 開發,有用 TS 的專案相性非常好。

當然 Windi CSS 的功能不只上面那些,我只是選了幾個我覺得很強的功能來分享給大家~

但同時也要記住,Windi CSS 的出現也是因為有 Tailwind CSS,兩者是無法從真正意義上爭論誰勝於誰的。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讓自己舒適的開發工具!

參考資料